第(3/3)页 在武植的据理力争之下,也为了照顾先帝赵煦的面子,章淳和皇太后刘清箐才最终决定以皇太后的礼仪来办理向太后的丧仪,这就叫死后哀荣! 皇太后去世,也算是国丧之一,只是规格要比皇帝略低一些,同样要经历治丧、安葬、葬后三个阶段,治丧之礼也包括发哀、殡、举临、小敛、大敛成服、以日易月之小祥、大祥、禫、百日卒哭等环节;安葬之礼也包括山陵安行、请谥、启殡、三奠、发引、掩皇堂、虞祭等环节;葬后之礼也包括卒哭之祭、祔庙、三年之小祥、大祥、禫、祭陵等环节。 但皇太后毕竟不是皇帝,其丧仪没有建神御殿和功德寺的环节,成服也是按“凡从服,皆降一等”来处理。故此,倘若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服丧,皇帝服齐衰三年,在京文武服齐衰一年,“以日易月”十三日就可以除服了,而地方诸道州府长吏以下三日就可以释服了。向太后的丧仪武植根本就不管不问,只是跟随众人走了个过场。 元符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向太后崩,享年五十六岁,章淳谥曰绍僖,这个谥号是个不太好听的平谥。章淳生前不能拿向太后开刀,但死后总算在谥号上报了仇。五月六日,向太后陪葬永裕陵,附太庙神宗室。 六月初,骄阳似火。向太后死后,没了靠山的向宗回、向宗良俩兄弟也就失去了依仗,报复心切的章淳与刘清箐合议后,以“飞扬跋扈、为害京城”的名义把两人贬出了京城,分别降为永阳侯与永嘉侯,不得世袭罔替。 武植原本对向家就没有什么好感,默认了章淳与刘清箐的做法,表示赞同。要是章淳与刘清箐两人没有抢先动手,腾出手来的武植也会拿向家人开刀的,君子报仇,不依不挠!现在有章淳与刘清箐代劳,武植也就乐享其成了,不用去劳心费神。向家,已经彻底威胁不到武植了,这也算是了了他的一桩心愿。 张商英与黄履原本与曾布走得比较近,平日里跟曾布是亦步亦趋,对武植一直是不冷不热的。两人在拥立新君时押错了宝,被章淳报复后很是惶恐不安,在武植的帮助与庇护下,两人才能幸运地留在京城,还能坐在尚书的位子上。虽然两人失去了辅政大臣与宰持的身份,但相比于被贬到绥宁县去当县令的曾布,两人的际遇算是很不错了,对此,两人很是庆幸,同时对武植也是感激莫名。 至此,两人这才被武植的宽宏大量所折服,开始真心接近武植并以他马首是瞻。两人总算看出来了,武植这个年纪轻轻的郡王爷才是人中龙凤,才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朝廷栋梁。 得到张商英、黄履的助力,武植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更重了,他行事的阻力也更轻了! 但武植并没有为此而得意忘形,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小心谨慎,谨言慎行。除了军政大权他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不让人插手之外,别的很多事情他都放手给章淳和其他官员去处置,只要重大的政策方针没有改变就行,比如摊丁入亩,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