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百密也有一疏,王诜和参与叛乱的匪徒们并没有料到赵煦这个皇帝竟然也会点武功,一时之间竟挡住了江湖匪徒们的刺杀,护住了赵茂。而且他们更想不到的是,该死的郝随身上竟然藏有华夏军才有的两枚手榴弹,引爆后引来了武植等人救驾,以至于功亏一篑,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员全军覆没,王诜自己也成了阶下囚,等待他的将会是残酷的惩罚。 赵佶心头惴惴不安,他原本打算在王诜得手后,借助向太后的强力支持登上大位,实现自己的帝皇美梦。可哪知政变只成功了一半,赵煦是被杀死了,但赵茂还在,看起来还被章淳等人拥立为帝了;寄予希望的一贯强势的向太后竟然鬼使神差地没能发挥作用推举他上位,还莫名其妙地缺席新皇帝接受百官谒见的场合,看情况估计是被章淳等人给孤立起来了。而更为要命的是,如今整个皇宫到处都是武植的人,意味着武植已经掌控了整个皇宫,趁乱起事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了! 赵佶心怀鬼胎,越想越害怕,只能寄希望于王诜够哥们没有把他给供出来,也寄希望于此时百官们能有人出来反对,搅浑这一潭水了。 想到这,赵佶连忙回头看了看人群一眼,他突然发现,人群中也少了一个人,那就是曾布也莫名其妙的没有列席。曾布是和赵佶走得最近的大臣,同气连枝,最是支持赵佶继位当皇帝,如今曾布也不在现场,顿时让赵佶觉得很是不妙,他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赵佶如坐针毡。 就在赵佶胡思乱想之际,在章淳的指示下,郝随先把大行皇帝赵煦的遗诏当众宣读了一遍,然后把数十位朝廷大臣的提议也宣读了一遍。 既然大行皇帝赵煦有遗诏,那遵循遗诏拥立赵茂为帝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纵使赵茂再小,继承大统也是合情合法,百官和皇亲国戚们纵想反对也没能有谁胆敢说出口来。而且向太后也没有表示反对,他们不知道的是,向太后真的是很反对,只是如今被武植给监管起来动弹不得罢了! 但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众位大臣们的提议里竟然没有提到向太后,也没有给她太皇太后的封号,这点让他们觉得很是困惑。按理说向太后应该被封为太皇太后,而朱太妃则是应该被封为太皇太妃才对。 “敢问章相,为何向太后今日没有出席?而且也没有她老人家的封号?”跟赵佶走得比较近的官员还是硬着头皮,向章淳发问道。 章淳看着朝他质问的官员,嗫嚅着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啊,早上时众位大臣都惊惧于武植的手段,在向太后与曾布被华夏军官兵带走后,武植说什么他们都只能跟着说什么。既然武植没有提议给向太后封号,他们也只能装聋作哑假装没有看到。 见到章淳迟疑不答,武植连忙上前一步,抢过章淳的话头给大伙解释起来:“向太后病了,需要将养,她老人家说要等到病好后再做封号的打算!而且,朱太妃为人宽厚,儿子与孙子皆为皇帝,尊荣无比,封为太皇太后也不为过,实至名归!” 听到武植这位朝中第二号人物的解释,除了赵佶之外,有疑问的官员与皇亲国戚们都觉得合情合理,也就不再开口相询。 看到殿中众人没人再出来反对,武植朝章淳使了个眼色,章淳会意,连忙躬身一拜,高声说道:“臣拜见官家,拜见太皇太后,拜见皇太后!” 事已至此,众人看到已经木已成舟,虽然心中还有点不甘,也只好跟着武植躬身一拜,神情复杂地高声喊道:“臣等参见官家、太皇太后与皇太后!” 众人呼喝,声震大庆殿,让原本颇为欢快的赵茂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皇太后刘氏连忙上前把他搂在怀中,柔声安慰着,他才渐渐停住了哭泣,破涕为笑。刘氏心情很好,垂帘听政后,她的命运也就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