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作者码字码没了-《中九志》


    第(1/3)页

    接下来的数日,奕青往来于军营和东宫,忙碌着月末出征事宜,白隐则在家里为他收拾行囊,没有再提随夫出征的事情。

    “夫人,师父把配好的药送来了。”汐照进来通报,与她一起来的还有霍九离。

    “大公子。”

    “太子妃娘娘。”

    两人互相道过礼后,霍九离将一个药瓶交到她手上,左顾右盼,见奕青不在:“太子又去军营了?”

    “嗯。”白隐颔首。

    “六日后便要远赴北渊了,剩这几日的光景也不晓得在家陪陪妻女。”他颇不满地抖了抖长袖,嘟嘟囔囔地吐槽,在白隐面前也口无遮拦。不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中,白隐早就已经将霍家与东宫视作一家人了,她不但不讨厌霍九离的毒舌,反而还很赞佩他的耿直。

    霍九离送完药没坐多久便走了——他本来就是个在哪儿都坐不住的——汐照满心欢喜地将他迎进来,依依不舍地送走。

    她把师父送到门口,走远了还要踮起脚多看几眼,她的这些表现白隐这些年都看在眼里。霍九离是个好人物,家境、才华在三界都是一等一的,汐照与他相较虽单薄些,但她毕竟是天帝的血脉,非要深挖其实是不差的。白隐早看清了汐照对霍九离的心思,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点破。今日又看见熟悉的景象,不禁心念微动,趁着晚饭之后的一段时间四下无人,将汐照拉到身边问:“阿照你快有一千岁了吧?”

    “一千零四岁了。”汐照自如应答。

    “哦,大概是我之前记错了。”白隐面含微笑,拉过她的手,“你有没有想过嫁人?”

    以汐照智慧,自家夫人突然询问近身侍女的年龄,必然会涉及到这种问题。换做旁的侍女,可能会做出娇羞腼腆的模样,然后哭闹着拒绝,说什么“奴婢不要嫁”、“奴婢要一辈子伺候夫人”这类话。然而汐照却不一样,她的眸中闪过一些柔软的东西,似乎想到了什么愉快的回忆,这回忆让她不自觉勾起了嘴角,露出温和的笑。

    她兀自出了会儿神,回过神后眨着如墨的黑眸,毫不掩饰地承认:“想过。”然后又补充,“自当年夫人出嫁时,奴婢便想过。”

    白隐欣喜,接着问:“那你心里是否已藏了谁?你有没有心上人?”

    汐照终于露出寻常女儿该有的娇怯,手上拨弄着衣带,几乎把它们打成死结,她扭捏了许久,才说:“算不得心上人……奴婢自知与他天差地别,身份、阵营、地位,都不相配。”

    言罢遗憾地摇摇头,似乎已经自行把自己的感情埋葬了。

    “谁说的?”白隐立刻迭口否决她的想法,“身份地位只是束缚寻常男女的条例罢了,你不是寻常女子,相信你那位心上人也不是迂腐的男子。你且说出来是谁,我帮你出出主意,兴许我能尽绵薄之力,成全你和他。”

    白隐有意引导汐照自己说出霍九离的名字,这样既坚定了她的信念,又能省去好多麻烦。

    然而汐照只是摇头,微笑不语。在她心里仿佛已经认定埋藏在心底的爱情是一场悲剧,不愿意向任何人吐露,哪怕是她最忠于的夫人。

    “你不说,我便猜了。”白隐无法,不能干看着她这样年复一年地耗下去,只能自己把话说开,“是霍九离吧?”

    白隐自以为猜对了,因为汐照听到他的名字后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然后慌忙跪倒在地:“夫人慎言,奴婢与师父只是师徒关系,奴婢不敢也不会有非分之想。”

    她的反应让白隐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于是继续拱火:“若不是他,那还能是谁?你不说出来,我便默认是他了。”

    白隐故意做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无意间真的难为了汐照。

    汐照跪在地上面露难色,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白隐看出她的犹豫,把她扶起来让到凳子上,踏实地坐了,劝道:“爱一个人,若不说出来,便永远会模棱两可地过下去;反而大胆讲出来,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你知道我与殿下是如何在一起的吗?”

    汐照回答:“和亲之命,不得忤逆?”

    “不,”白隐摇首,“是殿下主动向我表明了真心,我们才真正相爱的。在此之前我也对他有好感,只是不肯说出来,耽搁到后来差点误会他。”

    “夫人从未与奴婢说过这种话。”

    白隐默然而笑:“因为在你们眼中,我是个在大道理上能侃侃而谈,面对情爱却缄口不言之人。”

    汐照无言以对,不由自主地垂下眼睑,盯着自己的手指,仿佛今天的手格外好看。

    她陷入久久的沉思。白隐也不再催促,让她自己安静地思考,一直过了一刻钟,她才再次抬起头,但始终不敢看白隐的眼睛,嘴巴张张合合,如此犹豫了好几轮才说:“奴婢是心有所属,但真的不是师父,而是……而是水神大人。”

    汐照说到最后脸红到了耳根,声音也达到最小,她恨不得将自己这荒唐的想法挖了深坑永远埋起来,除了她自己谁都找不到。

    而白隐则是震惊。她以为自己听错了,故而又问了一次:“你说谁?”

    然而汐照已经无颜再次回答,她将身体错到一旁,流下了自责的泪水。这回才相当于默认了。

    白隐怎么也想不到汐照的心上人竟然是夏炎。在她的眼里,汐照一直爱慕的明明是霍九离。每次只要霍九离在场,汐照肉眼可见地比寻常时候要高兴很多,谈笑间提起他也是欣喜的表情,白隐几乎有九成的把握认定她爱慕的就是霍九离。她甚至还打算着等奕青从北渊回来便做主将他俩撮合到一块儿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白隐终于认清了现实,可她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汐照会爱上夏炎。

    “你是从何时起,对哥哥有这种心思的?”她的语气并不严厉,反而比方才更温柔了。

    汐照拿袖子抹抹泪,苦恼地摇摇头:“奴婢,奴婢也不记得了。或许是在天庭潜伏时,或许是替您给水神大人送信时……奴婢记不得了。”

    昏黄的烛光将屋子里切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层颜色,汐照的后背面对着烛火,烛火映出暖黄色的光,脸则埋在黑暗中,似乎在暗示喜欢上一个错误的人是见不得光的事。

    汐照对夏炎的喜欢确实是错误的,这在后世的史书中也能看出来。然而她确实是喜欢上了夏炎。

    两百年前,也就是白隐在人间流浪了五十年的时候,奕青命令汐照去天帝身边卧底。

    临走时奕青叮嘱她:“天庭有三个很棘手的人物,一个是天帝,一个是火神祝融,另一个水神是夏炎。天帝生性多疑,利用起人来不择手段,你面对他不能带有任何感情;祝融是个诡秘狡诈的小人,他比你我都有手段,天帝大部分时候都会听从他的意见,你面对他时要格外小心;至于那个夏炎……”

    奕青提到他时沉默了,没想好用什么字句形容他,最后说:“听闻夏炎生性耿直,爱好乐于助人,你不招惹他他便不会招惹你。他没什么需要提防的,你也不要去害他,天庭像他这样的清流不多了。”

    汐照很认真地记下了奕青的叮嘱,但她去到天庭后对他们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警惕,如同一只随时都会受惊的猫,在天庭小心周旋着,颇有当年白隐潜伏在魔族的天分。直到在天庭待久了,她才渐渐发现夏炎确实如奕青所说,是天庭一股难得的清流。

    他从不跟祝融争功,在朝堂上也不用言语戕害他人,明明是尊贵的上神,存在感却还没一个低阶神官强。汐照因为在天帝身边做事,偶尔会跟他接触,发现他与天帝交谈时,语气平和宁静,再大的功劳从他口中讲出来也只是毫无波澜的一句话,而且说话时眼睛从不到处打量,永远四十五度角盯着地面;反观祝融则刚好相反,他进言时语气夸张,能将很小的一件事说得天昏地暗,天帝总被他忽悠地发愣。他的眼神总是下意识地瞟向天帝,随时注意着他的反应。这些汐照都看在眼里,且长年累月地看,在多年的对比下,她越发觉得夏炎真是个被埋没的正人君子,祝融公孙景之辈只是会阿谀奉承小人。

    就是从那时起,汐照对夏炎产生了一些尊敬之情,但到底接触不多,谈不上喜欢。真正导致她对他产生情愫的,还是白隐嫁到魔界之后,靠耿春和汐照给夏炎传递消息的这五十年。

    悬机阁在处理白隐、夏炎和天帝之间的事务时,总是不可避免地需要汐照的协助,这是白隐知道并默许的。汐照便是在此时与夏炎有了更频繁的接触。

    她在与他频繁的接触中看清了他的本性:一个纯粹的、与世无争的好人。

    在汐照接触的所有人里包括她自己,很难用“好”来冠名一个人。白隐、奕青、霍九离霍长风,连她自己都算不上,他们游走在黑与白正与邪之间,很多时候都会为了自身利益残害他人的利益,汐照看出他们眉目之间透露着邪念。奕青是对于血蛊的惶惑不安;霍九离是某种厌世的气质;霍长风是对权力的渴望;白隐则是对往事的恨;她自己是常年卧底的警觉。他们都有不为人知的黑暗一面,唯有夏炎是个特例。

    汐照从他的眉目中看不到任何东西,只有一片坦然。她惊叹于他的纯粹,明明也深陷污泥之中,却能保得一身洁净,他有能力追求比现在更高的地位和权力,但却选择了隐退,这是汐照所向往的。

    因此久而久之,她从敬佩变成了向往,又从向往变成了爱慕。

    她伪装得实在太好了,不仅天帝看不出端倪,就连白隐都看不出。

    白隐花了一晚上才想通这件事,原来汐照真的对霍九离没有非分之想,也许正因为霍九离身上豁达的气质与汐照心中夏炎的与世无争有相似之处,她在见到霍九离时才会格外高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