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行酒令-《仙二代在古代逃荒搞基建》
第(3/3)页
不过她也没多少,过犹不及,随后暖场打趣几句,将氛围活络开,便开始主持今日的行酒令。
虽然郑娘子的容貌只能称得上清秀,但他在凤阳歌舞能够小有名气并且一直未曾衰落,全靠她的才气。
姑娘们做的事叫“席纠”,也就是主裁判,来这里的大多是自恃才高的文士,在行酒令过程中无论是宣令、指斥还是判罚,都必须说的又敏捷又巧妙又风趣,言辞雅驯有理有据,对景好笑——你说张大郎这个行令得好,好在哪里?李四郎犯了错,错在哪里?
一个说不对,被文士嘲笑还是小事,消息传出去了,不仅自身的风评大跌,连带着凤阳歌舞楼的评价也会降低。
姑娘们的席纠做得好,便会有文人赋诗:“巧制新章拍拍新,金罍巡举助精神。时时犹得横波盼,又怕回筹错指人。”
如果做的不好,没个三两回下来便张口结舌,手忙脚乱,少不得作诗自嘲一首:“南行忽见李甚之,手舞如蜚令不疑。任尔风流兼蕴藉,天生不似郑知都。”
到了郑娘子这种程度,无论是做席纠还是日常谈论说笑,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做首诗出来。
“既如此,今儿的行酒令就开始吧,各位文士可定好了明府和觥录士?”
郑娘子拿出一双骰子和一只酒杓放在桌上,这是明府要负责的。
求月票!
注:
1.《赠妓命洛真》
郑仁表〔唐代〕
巧制新章拍拍新,金罍巡举助精神。
时时欲得横波眄,又怕回筹错指人。
2.《席上吟》
刘崇鲁〔唐代〕
南行忽见李深之,手舞如蜚令不疑。
任有风流兼蕴藉,天生不似郑都知。
3.行酒令流程参考自唐朝,参考资料《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