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回 悲天悯人(上)-《巨贾传》


    第(2/3)页

    卢嘉瑞的售卖策略早就定好了,只会随行就市售卖,价钱还要比其他商家略低一点。这个策略不会改变,他还时常到瑞丰粮油食杂铺本号与分号去巡看,交代本号的掌柜汤家盛和分号的掌柜姜勘务必严格执行既定策略。

    卢嘉瑞不想与人合谋哄抬粮价,另外三家粮铺却想得很,他们只盼着卢嘉瑞像政和六年时那样,出首起个头。因为卢嘉瑞家的“瑞丰粮油”毕竟是聊城城里最大的粮商,而且他们都知道他家囤积了极多的粮食,他不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饥荒的深入加重,城里的其他几家粮铺却不见“瑞丰粮油”有什么举动,便有些着急起来。最后,秦家粮铺的东家秦金旺和兆丰粮铺的东家王贵两人先碰头计议了一番,然后拉上隆裕行东家方茂才,决计三家一起请卢嘉瑞出来喝茶,商议抬高粮价事,期望通联起来,赚取更多利润。

    一日午后,卢嘉瑞如同往常一般,从提刑司散卯后,就走马回府。逢志背着书袋前导,四名军牢护卫,卢嘉瑞在中间骑着他的黄骠马。本来他可以坐官轿来回宅院与衙门之间的,但卢嘉瑞嫌轿子里边封闭,坐得也不舒坦,不如就骑着自己的黄骠马自在,还可以一边走,一边看街巷上往来人物、店铺买卖与周边风物。

    忽然间,卢嘉瑞注意到街上衣衫褴褛、蓬头垢脑、面黄肌瘦的流民似乎多了起来。这些人垂头丧气的游走在街巷上,毫无神气,一看便知并不是一般的乞丐,尽管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拿着个破碗烂盆,不时向过往的行人行乞。卢嘉瑞知道,他们都是逃荒的饥民,乡下村镇上待不下去,便跑到城里来,在城里要不四处找活干,要不就讨饭乞食。

    也许是由于人数众多,如今连乞讨食物都变得极不容易了。当下粮价飞涨,一般人家连自己的口粮都不好维持,如何还能施舍与人?

    走过一个街角,卢嘉瑞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位老者。老者拄着一根竹棍,领着一男孩一女孩走动,步履蹒跚,三人皆赤脚破衣,面色蜡黄,双目无神,看似已饥饿有些时日了。一老带两小,中间隔了代,特别引起卢嘉瑞的注意。到相互走近时,卢嘉瑞跳下黄骠马,走过去到老者跟前,问道:

    “敢问这位老伯,何方人氏,何由到聊城城里来?这两个是您的孙辈?”

    那老伯却似乎没听见一般,还只顾走路,尽管走得很慢很费力。两个孩子也一样毫无反应,只顾跟着慢走。

    “敢问这位老伯,何方人氏,何由到聊城城里来?这两个是您孙辈?”卢嘉瑞又大声的问了一遍。

    “哦,老朽乃德州安德县人,因饥荒逃难到这里。这两个,一个我孙子,一个我孙女。”老者吃力说话,声音不扬,这回再抬头看看卢嘉瑞,便又说道,“有劳长官下问,老朽老迈体衰,难以为礼,罪过,罪过!”

    老者说罢,略略欠欠身,算是施礼。

    “老伯不必拘礼!”卢嘉瑞说道,又问,“这两个孩子的爹娘呢?孩子不跟着他们爹爹和娘亲,倒跟着您,您又这么老迈了?”

    “嗨,休说他们爹娘了!”老者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前年孩子他们爹爹被征调去充军,战死沙场,留下寡妇孩子,还有老朽,不巧孩子娘亲又得病死去,就剩下老朽与两个小孙子。去年旱灾,地上庄稼尽皆枯死,颗粒无收,家里活不下去,只好出来逃荒。谁知到处一般的饥荒,粮食腾贵,饥民多,施舍的少,讨饭也艰难。你看,这都两日没正经吃过点什么东西了,饿得很。嗨!眼看老朽年迈,行将饿死他乡,只可怜了这两个苦命的孩子,看着也要忍饥挨饿的,不知何日是尽头!”

    “看老伯与孩子都甚是饥饿之色,我买些吃的与你等,聊充一饱吧!”卢嘉瑞看这老者说话凄惨,一边说话一边双眼噙泪,后边的两个孩子先前是毫无表情,如今也开始抽泣掉泪,便说道。

    卢嘉瑞忙叫逢志过来,要交代逢志去买吃的。卢嘉瑞忽然听到有货郎一边摇鼓,一边叫喊“炊饼咯,卖炊饼咯,窦记炊饼,又香又甜好味道”,挑着担儿走过来,看过去那炊饼担儿还冒着热气。

    “唉,这不是雷定么?快过来,我要六个炊饼!”卢嘉瑞仔细一看,原来是为窦记炊饼铺卖炊饼的雷定,便叫唤道。

    “这么巧,老爷要吃炊饼?”雷定过来,放下担儿,对卢嘉瑞施礼,然后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