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身在朝堂,又几人能领兵?又有几人能跟军队打交道?那可不就相当于,辛辛苦苦背了几十年的律法,一下子全都变成了空文,这让他们如何接受的了? 而且一旦律法变更,对于他们处理政事,也会带来很多麻烦。 这又岂是他们想见到的? 一时间。 群情激奋。 不少官员,尤其是御史府、廷尉府的官员,更是信誓旦旦的叫嚣着,要跟嵇恒理论一番,更有甚者,直接一份弹劾书送到了扶苏案上,想要弹劾嵇恒的胡作非为,还有人将整个改制府的官员都给弹劾了。 以彰正义。 整个朝堂因改制府的一次例外吵成一团。 不过吵的内容却极其一致。 都是在指责嵇恒。 翌日,朝会。 “陛下,臣认为钟恒太过放肆了。” “大放厥词,并试图篡改大秦律令,他区区一个改制府的官员,何来职权去做律法变更?” “这是廷尉府的职权。” “臣,大胆弹劾,钟恒此人专权。” “请陛下明察。” “臣同样有话要说。”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现行律令已施行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岂能因此人一世兴起就乱做变更?新律的推出,势必会造成天下震荡,民人本就不懂法,若是有颁布新法,只怕民人对大秦律法更为陌生,此等情况下,大秦焉能安定人心?” “请陛下撤职钟恒,还天下一个太平。” “臣有奏。” “钟恒此人无法无天,目无法纪,做事全凭个人喜好,全无国家之念,更无天下之忧。” “此人根本就不知大秦律令的重要,更不知妄改律令对天下的影响,这影响的非是臣等,还有大秦千千万万的官吏,还有地方的黔首、商贾、工匠等等。” “影响的是大秦的每一个人。” “如此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大秦安危。” “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 “.” 咸阳宫。 一个接一个的官员起身。 他们眼神十分的坚定,甚至带着几分怒意。 满腔正义的吐露着自己的不满。 以及对嵇恒的怒火。 听着下方百官的弹劾,扶苏也微微蹙眉。 嵇恒的想法很好,但真的想落实,阻力也是出奇的大。 而今八字还没一撇,百官的弹劾就已连绵不绝了,若是真的弄出来,只怕百官都要死谏了。 扶苏也深感头疼。 扶苏道:“诸位爱卿的想法,朕都知晓了,而这些话毕竟是外界传的,何以当真?现在改制府的人员才刚刚到齐,诸位爱卿就想让朕废掉改制府,还想让朕撤换掉主官人选,这无论如何都不合适。” “至少也要等改制府的正式奏疏呈上来才行。” “不过诸位爱卿大可放心。” “若是钟恒真这么胆大包天,一意孤行,朕绝不姑息。” “另外也希望诸位大臣不要听风就是雨,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就胡乱猜忌猜疑,这若是传出去,也有损诸位的名声。” 扶苏淡淡开口。 听到扶苏的回话,百官眉头一皱。 明显有着一抹躁动。 不过扶苏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嵇恒只是内部说了一番,具体会不会这么做,还没有正式的定下,但从改制府其他官员日前所为来看,此事又怎么可能是假? 立法岂是小事? 对于大秦上上下下都有很大的影响。 岂能凭嵇恒一人武断定下? 就在朝臣争执不下时,一道加急文书从北原送到了朝堂。 “报!” “启禀陛下。” “北原大军副将韩信来报,冒顿率领的二十万匈奴大军,目前已为大军在河北地拦截,眼下韩将军正在收拢大军,或能在入秋前,彻底击溃冒顿大军,到时韩将军希望能挥师北上,对匈奴再来一番犁庭扫穴。” 传令官的声音落下。 举殿皆寂。 (本章完)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