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都在表达着对名册人选的不理解跟疑惑。 蒙毅张苍,他们能理解。 都是陛下十分信任并依仗的人,入选其中丝毫不意外,也是在情理之中,但缭可、李左车、李二郎,这又算得了什么? 还有那什么公输让、孙盖子,钱产,这又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殿内议论不休。 不少人交头接耳着,询问着里面是什么人,也仅仅知晓孙盖子是汉中官员,钱产是下邳官员。 但官员都不高。 也是知晓了李左车为李牧之孙,但只是个降将,还有那公输让是公输盘后人之类。 具体有用的消息很少。 而且这些出身的人,当真值得朝堂委以重任?也当真值得朝堂信任?他们心中很是困惑。 其实不仅是朝臣困惑。 关东官员很多都一脸费解,他们本以为至少也该有韩信跟刘季的,结果都没有,反倒是多出了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 这些人他们都很少听说,只晓得也仅仅是耳闻过几次,若是问这些人具体情况,那是全然说不出的。 就这群人,竟入了陛下之眼?还要被陛下委以重任? 很多人都有点懵。 此刻。 李左车也一脸迷茫,他根本没想过会有自己,而且论军功,论战绩,论地位身份,无论是韩信还是刘季,都在自己之上,怎么都轮不到自己。 自己怎么就入选了? 就因为自己是李牧之孙?但这更不可能了。 他祖父当年可是跟秦军对峙的,秦人又岂会那么尊重和重视? 相较于百官的私语,墨家弟子却是态度很强烈,因为公输让,这是鲁班的后人,鲁班跟墨家至人墨翟过去可一直不对付。 眼下他们墨家情况刚有好转,公输家就来了,这让他们很难接受。 殿内杂议声不绝。 半晌。 陶舍出列道:“陛下,这份名册是否有些太过草率了?其中很多人选,臣认为不当,也不该入选。” “尤其是后几位,更是没有身在咸阳,这一来二去,来回的时间可就拖长了,臣恳请陛下从长计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随着陶舍的开口质疑,一些心中有想法的官员,纷纷开口,都表露着自己对这份名册的不满跟不解。 扶苏颔首。 似早就意料到了这个情况。 他淡淡的扫了嵇恒一眼,嵇恒眼下一副神游模样,仿佛对这些质疑声充耳不闻。 扶苏蹙眉。 他轻咳一声,让百官安静下来,淡淡道:“诸位爱卿的疑惑,朕同样知晓,但改制之事,牵涉到方方面面,并不仅限朝堂。” “这份明册也从不以朝堂为依据为标准,而是以天下实际情况而定,其中牵涉有法、内政、工等等,为的便是全面而深彻的改制。” “其中关东跟关中互有对照,以此来保障对天下情况的深刻了解,这只是当下参与改制议论的人选。” “日后也会逐步充实,相应的官署,以监督落实改制的政策,眼下只是初步拟定。” “另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