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荣封郡王!-《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3/3)页
见到李清照和孙箐箐,武植也很是高兴。
数日后,朝廷的赏赐颁布了,论功行赏有了结果,皆大欢喜。
赵煦龙颜大悦,出手大方,除了武植、燕胜、李廷玉等数十位高级将领之外,其余的每一名华夏军官兵都一律赏赐铜钱十万文,并按照军功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的晋升提拔。索超、厉镇国、司方国、燕飞云、李胜林等这些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战功赫赫的将官们都连升四级!
林冲、王进、冯坤、曹评等人则官升三级,赏铜钱五十万文;燕胜、李廷玉、郭成、折可适、魏钊、甘子越、沈正毅、李廷亮、孙奇等人则官升二级,赏铜钱三十万文。
燕胜被朝廷授予河南郡开国县公,上护军,进阶龙图阁学士,擢升为签书枢密院事,从二品,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到了朝廷中枢。李廷玉则顶替了燕胜的位子,被授予开国侯,左卫上将军,从三品。
可对于武植的赏赐,就让大家颇为头疼了!
此次北伐出征,武植堪称首功,连升五级都不为过!可现在,武植已经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员,勋爵已经是开国郡公,若再提升五级,那就顶天了,极品的文官可能有,可极品的异姓王爷,大宋朝还没有出现过。
大宋朝从开国至今,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从来都没有外人(皇亲国戚除外)能在生前被封为异姓王,哪怕是爵位最低的郡王!一般对于一些功勋卓著的文武大臣,都是在去世后才能被追封为异姓王。
若是按照功绩来封赏,武植的爵位可得封为嗣王才行,离亲王就只剩一步之遥,这可是开了宋朝一百多年来的先河了!
众人真的为难了!朝中的文武大臣们为此事又吵翻了天,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众说纷纭。赵煦也感到很是为难,举棋不定。
照此封赏,才二十二岁的武植,就已经位极人臣了,其官位比首相章淳还要高出一头!让首相章淳如何自处?让朝中大臣们如何感触?可要是往低了封赏,确实又对武植很不公平!
为了朝中的平衡,再三权衡利弊后,赵煦只能痛下决心按下限来封赏,只提升两级。委屈就委屈吧,谁叫武植还那么年轻,还有上升的空间!
于是,武植被赵煦授予骠骑大将军,封清河郡王,特进,食邑一万户,赏赐铜钱百万文,并擢升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正式接替曾布成为大宋朝的次相,权位仅次于章淳,但爵位却比章淳还高出一级!
为了平衡,赵煦下旨进阶章淳为特进,封为申国公,还是继续担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仍为大宋朝的首相。
而曾布、刑恕和安淳等人,因为数次三番地反对武植与华夏军,已经为赵煦所厌恶,尽皆被贬,曾布被贬为御史中丞,丢掉了宰相的位子。而刑恕则被贬到汝州去当知州,安淳被贬到潭州去做知州,刑恕和安淳两人都被贬离了朝廷中枢。
对于武植的封赏,虽然国人都心中有数,众望所归,但赵煦的封赏诏书昭告全国后,众人还是觉得震憾不已。大宋朝开国一百多年来,史无前例的首位生前封异性郡王的非皇亲国戚之人诞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