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妇人听到一个碗居然要二十文,嗤了一声,便带着孩子离开了。 “哎哎!买两个可以便宜点,十文一几个。”中年人叫唤道。 当妇人并没有回头。 中年人见此就有些纳闷,不是说自从新县令来后,城里人都富得流油么? 韩昔来到县城后,城里的百姓确实比以往富裕不少。 一家五口人,如果有两人干活,一月最少能赚个一两六七钱。一年下来就是二十两。 这银子,放到此时的南京都能过上温饱的小日子。 但百姓都洁居惯了,一文恨不得掰成两文用,自然不会当这冤大头。 城外热闹,城里同样热闹。 一处酒楼上,韩昔在窗户边上,看着一条小巷。 这条小巷上,所有店铺都是布店。 有不少女子手拿布匹在小巷内进进出出。 韩昔所在窗户下,一个中年掌柜拉开一妇人拿来的布匹观察,一旁有小二用戒尺给布匹算长度。 “三丈六尺,宽一尺七寸。”小二报出了布匹长宽。 中年掌柜将布匹卷好说道:“老价格,一匹四钱银子。” “怎么还是四钱银子,对街的徐掌柜都四钱三分银收。”妇人有些不满的说道。 “哼!老徐头可是个小气鬼,他会涨价?” 说完后,中年掌柜不知道想到什么,接着说道:“行了,我给你涨多一分银子,上次那事情让你打听了么?” “主事说了,想订购六尺宽的布,直接去黑风市场定制便好至于你问得织布机,我们这些负责裁布的根本看不到,里面房子,只有几个规定的人能进去。”妇人小声的说道。 中年掌柜闻言,面上露出不悦的神色,显然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 妇人见了马上又说道:“听说陈家沟的人见过那纺织机,纺织机就是从陈家沟制造出来的。” 听到这,中年掌柜才满意的点头。 这一幕,正好被楼上的韩昔见到,这弄得他有些无语。 这时一青年推门进入厢房,其手中拿着一张递了过去:“知县老爷,这是你要的布匹价格。” 韩昔接过纸张看了下。 潞绸一匹三两,杭纱一匹一两三钱,里绢一匹八钱,生绢一匹四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