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日暮。 奉天殿,灯火通明。 建国之后,大明都习惯在奉天殿举行‘大宴仪’。 这次也不例外。 行大宴仪的准备工作,依旧是尚宝司负责,如今殿上已摆好御座,铺上了黄麾,金吾卫等护卫官设二十四人伺立左右,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还有舞杂队候在殿外。 正常情况,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西,设膳亭于御座东,设珍羞美味亭,于酒膳亭东西侧。 御筵摆在御座的东西一方,皇太子座位于御座东,西向,诸王以次由南而东西相向设座。 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内,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壶、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 这次只宴请武官,因而也免了不少座次。 即便朱元璋已有些减少铺张,但尚宝司依旧兢兢业业,按照着‘礼法’规矩,操办着这次的大宴,该有的流程一个没落,该有的规格丝毫不减,顶多是宴饮食物做了一些改变,没有选用太多四方珍异,但绝大多数食材,依旧是从全国各地水陆运送至京的,全都称得上是绝佳上品。 以皇室的宴仪规格,通常只有一句话形容。 设山楼排场,穷极奢丽! 哪怕有被称之为最节俭皇帝的朱元璋,他所规定的宴席,依旧是这般铺张,而这便是帝王的排场,帝王的威仪所在,即便有所删减,依旧要保持极大规格,以彰君威。 等到宴会时辰,在仪礼司高声奏请下,朱元璋缓缓走出。 早就等候四周的大乐立即奏响。 朱元璋不苟言笑的坐到皇帝升座上,也是在这时,大乐止,同时以朱标为首的官员依次上殿,再下面是四品以上武官由东西入,一切都有着严格的规矩,不容僭越,更不容逾越。 诺大殿堂。 朱标、汤和等人,居于殿上,四品以上武官,立殿中,五品以下则只能立于殿下,而后在仪礼司的高声呼喊下,百官开始行赞拜大礼,礼罢。 因为到场的只有武官,也就省去了光禄寺的开爵注酒。 改为了朱标首先向皇帝敬酒。 这套流程十分的板正、繁琐,不过哪怕是蓝玉这般武将,也是老老实实的站在队列中,恭敬的等候着属于自己的流程,而后在朱标、汤和、冯胜等将领敬酒后,才是四品、五品武将敬酒,而后还有敬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