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刚蒙蒙亮,苏瑶就提着水桶往水稻试验田走。 昨天刚移栽的秧苗还精神抖擞地立在水田里,可今天一到田边,她的心就沉了下去——原本挺立的秧苗,此刻全都耷拉着脑袋,嫩绿的叶片卷成了细筒,边缘泛着不正常的焦黄色。 她急忙脱下布鞋,赤脚踩进微凉的水田里。 手指轻轻托起一株蔫软的秧苗,发现根部软弱无力,轻轻一拔,整株秧苗就离开了泥土。根部不但没有生出新根,反而泛着不健康的灰白色。 “老周!二柱子!快来看看!“苏瑶的声音在晨雾中显得格外焦急。 老周第一个赶到田边,烟袋锅子都忘了拿。一看田里的情形,他的脸色顿时变了:“这是咋回事?昨天还好好的!“ 二柱子揉着惺忪的睡眼跑过来,看到蔫黄的秧苗,惊得睡意全无:“是不是水浇多了?还是肥料下重了?“ 苏瑶蹲在田里,手指捻起一撮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舌尖尝了尝。“不对,这不是水肥的问题。“她眉头紧锁,“你们尝尝这土,发涩发苦,是返碱了。“ 村民们陆续围拢过来,看到田里的惨状,议论纷纷。张婶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秧苗要是活不成,咱们这季的水稻可就全完了!“ “返碱?“老周也抓了把土尝了尝,“还真是。这片田去年种过玉米,冬天没来得及深翻,准是地底的盐碱返上来了。“ 苏瑶站起身,环顾四周:“现在不是找原因的时候,得赶紧想办法救秧苗。再耽搁半天,这些秧苗就全完了。“ “去县城买改良剂?“二柱子提议。 苏瑶摇头:“来不及了,而且改良剂太贵,咱们买不起。“ 她快步走上田埂,目光扫过田边的草木灰堆——那是前几天清理田地时烧的杂草和秸秆剩下的。突然,她眼睛一亮:“有办法了!老周,你带人去搬草木灰;二柱子,你去挑泉水;张婶,你找几个人把蔫得最厉害的秧苗先扶起来!“ “草木灰能管用?“二柱子半信半疑。 “草木灰是碱性的,正好能中和土壤里的盐碱。“苏瑶一边解释,已经一边动手把草木灰装进簸箕,“快,动作要快!“ 第(1/3)页